寺庙咖啡“赢麻了”:营销尽头是“情绪”?寺庙咖啡“赢麻了”:营销尽头是“情绪”?

作者 | 张雅坤

“求人求己不如求佛,骗人骗己不骗菩萨”,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奋斗信条。

在露营、飞盘、围炉煮茶之后,Z时代的手,悄然伸向了“诸天神佛”。他们把北京雍禾宫的门口堵到“限流”,把杭州灵隐寺的手串买到“限购”,最近,更是把杭州、上海、厦门等多个寺庙里的咖啡店,挤得“万人空巷”。

小红书搜索关于寺庙咖啡的笔记,已达到1万+,抖音上与寺庙咖啡相关的话题,也开始多了起来。相关网友爆料,有人为了喝上佛门咖啡,排队了2个小时。曾经安宁静谧的寺庙,俨然成为了新一代网红打卡地。

佛门之外,头部品牌疯狂内卷;佛门之内,寺庙咖啡悄然“躺赢”。这一届年轻人对“我佛”周边事物的青睐,甚至可以超越产品口味与服务质量。

这背后,是何种神秘的东方力量在操控?

被玄学支配的“花式拜佛”

年轻人对烧香拜佛的热衷可能刚刚开始,但他们对玄学力量的痴迷却早就有迹可循,“遇事不决,先整玄学”,已然是当代年轻人生活的真实侧写。

从快成考古级别的杨超越锦鲤头像,到去年大火的金钱豹、上岸小猫、黑洞照片等,再到最近刷屏朋友圈的刘亦菲捧花头像,年轻人在玄学转运的路上从未放弃过努力,就算在清一色的头像里失去个性,也要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丝好运。

星座运势,是年轻人永不过时的玄学话题,更是社交名片。《中国青年报》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,70%参与者表示身边喜欢星座文化的人很多,超过50%的人表示相信星座,是因为想“通过星座了解自己”。

在国潮崛起的过程中,老派玄学也与时俱进,变幻出了多种形态。2022年10月,一款名叫“木鱼”的App横空出世,冲上国内App Store免费总榜第二名。当虔诚的佛教弟子还在念经打坐,互联网上的玄学大师们已经开始用iPad敲电子木鱼、用iPhone烧电子高香、用AirPods听电子佛经了。

“电子礼佛套装”图片来源:网络

笔者体验“云烧香”后,甚至以为西方极乐净土的入口是在苹果总部。

近期的社会焦点ChatGPT,更是直接催生出了一个“赛博佛祖”。日本开发者Kazuma Ieiri打造了以ChatGPT API驱动的佛祖模拟器,允许用户通过文字倾诉疑惑和烦恼,并会从佛学理论中引经据典来为人指点迷津。

对于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来说,虽然相信科学是主流的意识形态,但这跟花式“玄学”并不冲突。因为很少有人真的会将玄学当成解决问题之道,不会有人因为抽到下下签就不出门,也不会有人因为拜了孔子就去裸考。

作为玄学力量聚集地,寺庙能够提供沉浸式的场景与体验感,给解封后的年轻人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——

上一柱“金榜题名”的香,挂一个“顺利上岸”的锦囊,求一张“大吉大利”的签,请一串“健康平安”的手串……隐藏在寺庙烟绕雾缭之下的,是年轻人试图与焦虑和解的身影。

逃离焦虑,涌向寺庙

寺庙此前一直是小众旅游打卡地,相比于游客,寺庙里更常见的是“摄影团队”。一直算得上是非常出片的小众旅游打卡地。朱墙黄瓦、金碧辉煌、烟雾缭绕……在故宫博物院,总是能看见穿着汉服、婚纱的年轻人排队拍照。作为绝佳道具,午门广场上的蟠龙柱,被“盘”得都能反光了。

但随着各地解封,寺庙游开始霸屏社交媒体。携程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%;从搜索热度来看。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人群中,90后、00后占比接近50%。

在上班和上进之间,90后选择上香;在求人和求己之间,00后选择求佛。

而寺庙游热度持续高涨,反映的是当代年轻人在内卷的环境中,对“世外桃源”的向往。香炉里燃烧成堆的不是香灰,而是年轻人的焦虑。

国际权威医学杂志《柳叶刀》上的一项研究表明,2020年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新增5320万抑郁障碍患者和7620万焦虑障碍患者;中国《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》显示,91%的受访者表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。

在当下这样充斥高压与焦虑的时期,人们的需求正在逐渐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基本的生理需求,上升到安全需求,乃至社交、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。

对于年轻人来说,寺庙是能够短暂逃离尘世、释放压力的“乌托邦”。坐落在山上的庙宇清幽宁静,坐落在繁华地段的庙宇“大隐隐于市”,庙里的僧人作息简单规律,步伐从容不迫。

国清寺图片来源:小红书

迈进寺庙的大门,仿佛是闯入了一道结界。结界外是赶不完的KPI、无休止的精神内耗,结界内是平和的心境、美好的期盼。

而从另一个角度看,寺庙游的热潮,并非是年轻人对佛祖、菩萨的“一厢情愿”,而是“双向奔赴”——毕竟神佛也需要香火钱。中国佛教协会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底,中国现存的3万多座寺庙里有20%以上被商业化,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及河南、四川等佛教文化盛行的省市。

曾经,大多寺庙景区都是依靠“佛法感召力”来获取收入维持运营,能够为游客提供的项目以烧香、拜佛为主;而近些年,为了迎合年轻游客的需求,寺庙景区开始陆续探索多元化的商业活动,寺庙咖啡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之一。

站在商业角度分析,“和尚卖咖啡”之所以能迅速出圈,一是激起了消费者强烈探索欲望的“反差营销”,二是提供了年轻人需要的情绪价值。

佛门咖啡的流量密码

寺庙咖啡不是新物种,早在2012年,星巴克就入驻了灵隐寺。开始时类似“我佛慈悲”的点单话术,还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口诛笔伐。近几年,上海、北京、浙江等城市的寺庙也出现过咖啡馆,不过一直都未能成为“网红”。

直到去年,永福寺的“慈杯”,凭借“和尚卖咖啡”的标签,在社交媒体大热,令多地寺庙纷纷效仿。寺庙游的火爆,给寺庙咖啡的生意提供了优质的外部条件,但佛门咖啡,自身也有一套内在的生意逻辑。

1、够反差,才能“出圈”

故宫博物院是成功进行反差营销的鼻祖。2014年,一篇名为《雍正:感觉自己萌萌哒》的文章刷爆朋友圈。随后,故宫彩妆、故宫咖啡相继面世,让这个快600岁的“高龄IP”,变得接地气又可爱,故宫文创也借此一炮走红,甚至带动了新消费行业的“国潮”。

再比如,去年夏天,蜜雪冰城的头像一夜“黑化”。社交平台、线下门店更换黑化logo的同时,黑化版雪王也在各地门店出没,甚至和白色雪王进行PK。

一时间,“蜜雪冰城晒黑了”登上微博热搜,雪王也被大家称为“炭王”,与大众认知中的雪王形成反差。利用这样的反差营销,蜜雪冰城赢得了极热的话题讨论度,许多饱受酷暑折磨的网友参与其中,继洗脑神曲以后,雪王IP再次打造了现象级传播。

同样的道理,也适用于寺庙咖啡。咖啡本是西方文化的代表,出现在东方佛学的场景中,本身就是一种打破常规和认知的现象。和尚卖咖啡,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穿着袈裟长袍、带有古风的僧人做咖啡,期待值瞬间拉满。

在这些寺庙咖啡馆中,方方面面都存在反差。首先是门店场景,无一例外都采用了中式化风格,白墙绿瓦,木质窗门,门边或小桥流水,或繁花绿荫;其次,咖啡杯变得更加“应景”,比如慈杯的咖啡杯,融入了佛教元素插画,龙华古寺的咖啡杯则是寺庙的剪影;另外,每一种咖啡的名字,都是一句禅语;每一口咖啡,都藏着禅机。

永福寺“慈杯”咖啡店菜单

在这里,大家喝的不是咖啡,是“心诚则灵”的信仰。

沉浸式的体验,削弱了西方咖啡与东方禅文化的碰撞感,达到了一种反差却不反感、矛盾却又融洽的效果。

除了产品、场景层面,寺庙咖啡还加入了盲盒的玩法。在永福寺的慈杯咖啡店,盲盒咖啡,称作“随缘”,一杯30元。点一杯随缘,抽到什么喝什么。如果真的抽中自己特别想喝的咖啡,心情愉悦程度堪比抽中“上上签”。

这本质还是在盲盒体验的基础上,深度融合了当下年轻人热爱“玄学”的心理。

2、铁打的焦虑,流水的营销

剥开寺庙咖啡火爆的“外壳”,可以发现,情绪生意才是能抓住年轻人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
阿兰·德波顿在《身份的焦虑》序言中写道:“现代社会,身份的焦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,因为每个人获取成功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,要想觉得自己不是一个‘失败者’,我们必须期待更多的东西。”

但当下的环境,远比他提到的“现代社会”更复杂。

纵观不同时代下品牌的情绪表达,从“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脑白金”、“挖掘机学校哪家强,中国山东找蓝翔”,到“怕上火喝王老吉”等,这些明确、清晰、简单的广告语,传递的是不同时代、不同场景下,品牌能够提供的情绪价值。

在这一点上,可口可乐已经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去年四月,上海因新冠疫情而停摆,在菜肉米油这些必需资源之中,可口可乐脱颖而出成为“硬通货”。对此,可口可乐前大中华及韩国区总裁Curt Ferguson曾表示,这是因为身处困难时期的上海消费者,希望能从那一口可乐里获得安心感和愉快,而这又可以追溯到可口可乐一以贯之的品牌策略的成功。

可口可乐的情绪价值能够做到持续的输出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百年企业的积累沉淀。对新消费品牌来讲,更常见的情况是被消费者“短暂的爱一下”。面对品牌情绪营销的“短保质期”特性,品牌需要从变化中,发掘、抓住不变的事物。

从露营到围炉煮茶,再到当下的竹筒奶茶、寺庙咖啡,年轻人的情绪消费风口并不稳定,不变的是什么?

是持续高涨的焦虑情绪、以及消费者对愉快、美好等正向情绪价值的需求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相关推荐